近日,從事IT行業的劉經理在體檢中心接受了一次遠紅外熱成像體檢,據劉經理介紹,他過去曾做過很多醫學檢查,但這次檢查卻和以往的檢查不同,令人耳目一新 。受檢者站在鏡頭前如同照相一樣,不到10分鐘的時間,電腦屏幕上便顯示出由紅黃藍綠色彩拼出的人體表面溫度圖像,很快一張關于全身疾病情況的診斷報告就打印出來了。醫生將彩色體表溫度圖投影到大屏幕上,和受檢者共同分析起來,于是全身病癥都躍然圖上,那情景就如同電視中氣象預報播音員指著地球的氣象云圖分析天氣變化一樣。與以往不同的是醫生不僅對受檢者身體病癥情況了如指掌,而且還對受檢者整個健康狀況進行了評估,并對受檢者潛在的病癥給予了提示。
新技術引領體檢新概念
遠紅外熱成像技術最早應用于軍事領域,后逐漸擴展到醫學領域。上個世紀50年代美國外科醫生LANSON首次應用該技術成功診斷乳腺癌,自此紅外熱成像技術及設備受到廣泛關注。
遠紅外熱成像原理并不神秘,從物理學原理分析,人體就是一個自然的生物紅外輻射源,能夠不斷向周圍發射和吸收紅外輻射。正常人體的溫度分布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和特征性,機體各部位溫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熱場。當人體某處發生疾病或功能改變時,該處血流量會相應發生變化,導致人體局部溫度改變,表現為溫度偏高或偏低。根據這一原理,通過熱成像系統采集人體紅外輻射,并轉換為數字信號,形成偽色彩熱圖,利用專用分析軟件,經專業醫師對熱圖分析,判斷出人體病灶的部位、疾病的性質和病變的程度,為臨床診斷提供可靠依據。
與現有的CT、核磁、B超等影像學檢查技術相比較,醫用遠紅外熱成像檢查具有的幾大優勢:
一、是全面系統。人體體表溫度是人體健康的晴雨表,多數病癥在體表都會形成特征性溫場。通過遠紅外熱像儀對人體全面掃描,將人體體表溫度情況用偽色彩圖顯示出來,專業醫生可以結合臨床對患者全身情況進行全面系統的分析,克服了其他診斷技術局限于某個局部的片面性?,F在應用遠紅外熱像技術已經能夠檢測炎癥、腫瘤、結石、血管性疾病、神經系統、亞健康等100余種病癥,涉及人體各個系統的常見病和多發病。
二、是有利于疾病早期發現。與X光、B超、CT等影像技術相比,遠紅外熱成像檢測最重要的一個優勢就是早期預警。X光、B超、CT等技術雖各具特點,但它們都屬于結構影像技術,只有在疾病形成病灶之后才能發現疾病,而疾病在出現組織結構和形態變化之前,細胞代謝會發生異常,人體會發生溫度的改變,溫度的高低、溫場的形狀、溫差的大小可反映疾病的部位、性質和程度。遠紅外熱成像技術根據人體溫度的異常發現疾病,因此能夠在肌體沒有明顯體征情況下解讀出潛在的隱患,更早地發現問題。有資料顯示,遠紅外熱圖比結構影像可提前半年乃至更早發現病變,為疾病的早期發現與防治贏得寶貴的時間。
三、是“綠色”無創。許多影像學儀器或多或少對人體都有不同程度的傷害,而遠紅外熱成像診斷不會產生任何射線,無需標記藥物,是通過紅外探測器接收人體發出的紅外輻射并轉換成偽色彩圖像來判斷疾病,因此,對人體不會造成任何傷害,對環境不會造成任何污染,而且簡便經濟。遠紅外熱成像技術實現了人類追求綠色健康的夢想,人們形象地將該技術稱為“綠色體檢”。
目前,醫用遠紅外熱成像檢查作為繼X光、CT、MRI、 B超之后的一門全新成像技術,已被人們接受并受到普遍歡迎。該技術在醫學領域上的應用,無疑給健康體檢帶來一場新的變革,隨著遠紅外熱成像檢測的推廣普及,其應用領域將會越來越廣泛。